每周五的课程,都可以尝试做自己研发的U-8年龄段的教案,不过9月后,等这批孩子的基本功扎实后,开始增设1对1的对抗,让他们更直观地体会到基本功练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。
今天训练的主题是外脚背的停球,以及外脚背改变方向。上周先用外脚背停球适应了一下,让孩子们掌握外脚背停球的跑动方向和技巧,本周结合外脚背的停球,做改变方向的训练。
其实在外脚背的停球练习,孩子都能够将外脚背把球停住,但是在动作的要领上,还存在很多问题,例如动作不规范,停球不合理。教练不要急于求成,才刚学会走路,就开始要求孩子跑和跳,怎么可能?掌握自然规律,循序渐进。
基本功的环节,之前有提到过有两个孩子总因为排队的问题争执。这次练习将2人拆散后,原先认为闹事的孩子是D,经过教育后,今天的训练很守规矩。而原先认为被欺负的Z,今天却成为了麻烦的制造者。
Z多次踢走别人的足球;用手中的球砸别人的头;别人练习时他站在前面阻碍别人;对于这样的情况,我上前询问情况,一开始口头警告,稍许收敛些,但对于我没有实质性的“惩罚”,几次之后就不起作用。
当发现Z又把别人的足球踢飞时,我上前也没收了他的足球,并让他先站在旁边思考为什么教练要这样做?他没有任何意识到犯错的意识,在没有球的情况下,马上跑到准备带球出发的孩子面前,左右晃动不让他出发。
原先我只是没收足球,让他站到队伍后面的位置反省一下,而他这样阻碍别的孩子上课,我只能让助教管理这名孩子。同时,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,我明明已经改变了说话方式,并用惩罚的方式去警告孩子,却依旧我行我素的孩子,该用什么方式教育?
整个训练过程中,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,好几次中断训练,也好几次让助教帮助指导,但是效果仍然不理想。比赛过程中,将他分在蓝队,而他却故意抢蓝队的球,并说:“我就不帮蓝队,我要帮橙队。”
对于这样的情况,我也没有多说什么,让比赛正常进行。比赛结束后,我单独问他:“你是不是想帮橙队?”他回答是的。于是我又问橙队的小朋友:“橙队欢迎Z吗?”4名橙队的小朋友,3名表示不欢迎,他站在那边也有点蒙了。
于是我有问了蓝队,“那你们欢迎Z吗?”蓝队的小朋友也表示不愿意。我又问了蓝队和橙队,为什么不欢迎他?蓝队的小朋友回答“因为他踢别人的足球!排队不好队!”橙队的小朋友回答“因为他总是捣乱!”
我告诉了Z,“现在知道自己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了吗?不过教练相信你改正后,还是会受到大家欢迎的。”现在回想下,可能在方式上会让孩子讨厌足球课,但总比对他说教100遍“你这样的话没人会喜欢你!”更有效。
排队感谢的时候,他蹲在地上非常难过,但这是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,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坏毛病,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。相信他通过今天的事情后,能够看到他的改变,他的成长,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孩子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