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6年7月30日
时间:9:00~10:00
天气:晴到多云
空气:123/三级轻度污染【美标】
温度:36°/28°
主题:内脚背扣球转身
对象:U-6
人数:5人+1体验【韩梦媛、杨苛瑞、夏卓恺、黎家铭、许书衡】
助教:陆教练
区域:20×20M
装备:标志盘、标志桶、分队背心
最近FC江湾的球感练习,已经从手抛球过度到颠球了,不过刚开始会有点难度,每次触球的部位都不准,需要让孩子们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接住球的同时,思考触球的部位和力度。
畅仕原先接手其他机构的孩子,很多三四年级的孩子,还不会颠球。因此FC江湾U-6现在开始练习颠球,1年后,对球落点的判断,以及球感会明显强于不会颠球的孩子。同时,也有助于提升每个孩子手脚协调能力。
步伐练习开始让孩子们尝试双腿分开-并拢的练习,主要还是对身体重心的控制,如何用双腿控制身体前进的方向。侧步移动也是为了今后防守打基础,教练用标志盘区分颜色,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更多的激活大脑思考与判断能力。
运球部分,让之前缺席的孩子复习了下之前的上课内容。之前畅仕周日班的家长也担心落下几堂课,会不会跟不上。这个问题对所有社会上的青训机构都是个问题,由于出勤率不高,可能会影响教练的训练计划。
世堡2016年以前,教练每次布置的训练方案除了形式不同,连内容也都会颠覆,为了抓住中国孩子的兴趣,因此靠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游戏来吸引孩子,让孩子们很期待下次上课玩什么游戏。目前我公益课的教案设定就属于这个层面。
当然,如果游戏设置的合理,相信通过游戏,可以学到足球技能,但如果教练本身没有足球相关知识,教案设置的不合理,脱离了足球本身,那就纯早教了。早期培养兴趣问题不大,但都二三年级了还在玩游戏,那水平可想而知。
不过今年世堡把TFA的金光石教练聘去做技术顾问了,世堡也发生了改变。当然,也相信金教练和社长千葉选手教课的话,相信他带的孩子无论技术层面还是比赛意识,也都会非常出色。
科化在U-6兴趣班(中国市场),每次上课的教案属于略有不同,为了让孩子们训练保持新鲜感。变化不会太大,否则孩子们需要重新适应训练的方式和规则。
TFA则是不断地重复练习,来堆积熟练度。因为日本孩子非常守纪律,每次上课教练安排什么,就做什么,不会讨价还价。这也是同年龄的孩子,日本孩子的个人技术比较扎实。
本人根据中国孩子的特性,结合了两家机构的训练理念,让中国孩子每次来训练感觉看上去一样,则内容却有所不同。既保留了新鲜感,又增强了熟练度,不会像原世堡个别的孩子说:“又是练这个...”的声音了。
1对1的对抗中,已经渐渐灌输技术运用的时机了,包括也会给孩子们灌输些比赛的意识。因为这些孩子上课的纪律性已经非常出色,我在说话的时候,注意力也高度集中,足球智商也非常高。
回去的路上,和陈老师沟通FC江湾几个孩子的情况,说自己教的孩子厉害,会显得有些自我感觉良好。因此问了中山北路的王炜攀和许尧,同年龄非天天训练的情况下,他俩算不算厉害?不单陈老师,包括金教练和陆教练,还有很多家长,都认为很厉害。因此我也松了口气,至少不是自我感觉良好了。
FC江湾的夏卓凯、黎家铭、杨苛瑞、黄笑书、还包括汤乐天,都具有足球天赋。如果卢良乔和詹傲唯的专注度能够提高的话,也具有潜力,没有提到的小朋友,家长也不要失去信心。油条教练幼儿园到三年级也一直是替补边缘,直到三年级下半学期改当守门员后,再发觉了自身的天赋。
有的世界级选手12岁,甚至更大才渐渐显现出足球天赋,因此,不用过早的顾虑。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足球运动,但是通过足球运动,能够看到孩子心理,生理的改变,也是一种无价的收获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