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最近有一个新议题,就是学校老师建立家长群是否合适?从学校的出发点,有助于让家长们更便捷的了解学校的各种通知,或是对校方提出合理化建议,增进学校与家长的关系,初衷:都是为了孩子。
但随之发现,对于表现好的孩子,或是普通的孩子,家长们也没有觉得这样的家长群有什么问题,往往是在学校调皮捣蛋的,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,对于建家长群非常反感,因为经常会被老师数落,觉得没有面子。
建议FC江湾公益课群,也曾被热心家长提点过,可能自己没有孩子,无法理解在很多人面前说自己孩子不足的心情。拥有同理心后,改变了《教课日记》的写作方式,表扬用实名,不足的带过。
我是一个属于思想包袱比较重的人,别人的说法就是责任感比较强,所以每次上课结束后,无法达到我预期的教课质量,都认为是不合格的课程。包括上课出现孩子们打闹,我首先是反思自己,为什么管不住?有什么方法可以管住?
再说了直白些,孩子有问题,家长肯定有责任,但是我不会因为孩子有问题,而直接拒绝孩子喜欢足球的心。既然家长无法在教育层面管住孩子,那他们把孩子送到我这里,也是对于我的信任,相信我能改变他们的孩子。
因此,每次上课结束后,我都会由衷的,90度鞠躬,向所有将孩子送来上课的家长表示感谢,不是作秀,是诚心诚意的。连日本教练也无法做到,每次上课向家长鞠躬。
但今天问题终于恶化了,我在尽心尽力的教育孩子,家长对我的方式提出了质疑,认为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,对他的孩子不公平。可能刚刚在课程上,他的两个孩子各“干”掉2名其他孩子,还认为是我不公平的时候,我情绪终于控制不住了。
你家的老大用拳头故意去砸别人孩子的眼角,老二故意绊倒别人孩子,弄哭了别人的孩子,其他家长都没有追究这些问题,并相信我能够处理好。而相反,这位打人孩子的家长,却认为我教育的尺度有问题,我难以接受。
可能不知道情况的人,看这篇文章,会认为这位教师怎么可以写负面的题材?而我只想把所有的经过和事实写下来,如果我不公平,究竟在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?有助于我今后遇到同样的孩子,有更好的办法去处理,谢谢所有人的宝贵意见。
正文:
当家长最终决定退会后,挣扎了2个多月(2个月前积累了不少压力),无限谴责自己“无能”的那颗内心,终于释怀了。我没有挽留,相反,内心轻松很多。之前我一直提到的课程质量问题,终于得到缓解了。
这2个多月,我想尽各种方法去控制2兄弟的手,他们的自控能力偏弱,周六的公益课,周日U-8课程,周日U-6课程,总会因为这两名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口角,或肢体冲突,打乱课程进程。
我没有抱怨,一直很正面,很积极地,想尽各种方法用语言的艺术去限制孩子的行为。遗憾地是,他们总会在我视野范围外,故意做出一些攻击人的行为。要么就是把别人打疼打哭,或者就是被人打疼,哭诉是自己弱的一方。
孩子间的问题,教练出面解决就可以了,但孩子认为我的处理方式不公平,再把这样的信息传达给家长,家长也有配合我一起劝导,但是家长内心也留有一份质疑,那就是,和孩子一样,认为我没有公平处理孩子的问题。我也可以理解为,孩子的思想中存在不公平,也是家长引导的。
一个巴掌拍不响,两个孩子发生争执,那说明2个孩子都存在问题。但不可思议的是,公益课,他们要和其他孩子吵架打架,周日U-8课吵架打架,周日U-6课,又有小朋友被打哭跑到场边不参加训练。
那周末人数多,总会有磕磕碰碰的问题,但周三班已经属于非常安宁的班级了,从没有发生过吵架打架的问题,但这两名孩子一旦参加周三班,周三班也出现打架(双方家长都有视频),一名孩子被故意绊倒弄哭(家长有视频),没有参加下半场的比赛。
训练结束后,家长发给我拍的视频,第一个视频,是因为胡思远拉了哥哥的衣服,哥哥用自由泳的方式甩手不让别人靠近,胡思远担心被打到,于是保持距离。这事还没结束,视频中同一队的弟弟又用自由泳的方式跑了过来,把对手另一名徐若闻推倒。
我了解徐若闻小朋友,他从来不会去惹别人,一般正常的撞一下,绊倒,他都能够很快爬起来继续踢球。而他被别人攻击后,不会还手,最多用哭和急吼的方式表示抗议。曾经在公益课中看到这样的情况,起因也是其他小朋友用手故意弄他,他才会有这样的表现。
而今天,徐若闻被推倒后,下半场比赛没有参加,一直在场边哭。这样的场景,在最近其他班级的课程中经常出现,我也会非常烦恼,这课到底还怎么上?
由于一个人上课,我也没有精力去处理孩子哭的问题,想最快的速度把下半场结束后,再去处理徐若闻的问题。但是下半场,又发生让我内心非常愤怒的事情!
和我踢过球的人都知道,我非常痛恨球场暴力。看到眼前的孩子用自由泳的方式去捶打别人,好在被追打胡思远带球跑开了。第三次,这名哥哥再次用手重重的敲在胡思远眼角时,我迅速吹停了比赛,把所有孩子集合到中间。
在此想说明下,这名孩子的拳头非常重,以前在处理孩子间的问题时,无意被打到过,他拳头的分量已经高于同年龄段的孩子。他可以双手把坐在地上的弟弟直接拎起来,比赛时他用手推防守队员根本拦不住,可以想象他手臂的力量。
我对着哥哥说:“油条教练今天如果带红拍的话,首先就是把你罚下场。”
哥哥申辩:“是他先拉我!”
我:“因为别人拉你,你就可以用手去打人了吗?”
哥哥表示不服,继续申辩,认为是我不公平。
上周日的课程结束后,家长也和我沟通了两名孩子的问题,从孩子反馈给父亲的情况,每次发生争执,起因是他在劝别人,然后受到语言攻击,导致冲突,他应该是受害方,但为何每次发生问题,却要他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站到旁边?言外之意,家长也对我的处理方式表达不满。
今天上课,哥哥看到弟弟带球快要摔倒时,跑过去故意把弟弟撞到。孩子很单纯,故意不故意,看他的行为和表情就知道,把弟弟撞翻后,咧着嘴在坏笑。第一次我大声提醒,同时也在传递给家长,你的孩子存在问题。第二次,哥哥又用同样的方式撞倒弟弟,我又大声提醒,“这次你又是故意的,还在笑!”
我曾经也说明过,10多个孩子,我不可能全部看的过来,我以我看到的情况作出判断:排队,哥哥和别人撞来撞去;坐着,会和别人发生口角最后变成追打,站着,手甩来甩去打到别人。
家长告诉我孩子这样是有原因,我也告诉家长,我不可能因为孩子发生一点事情,让其他孩子等着,问刚刚发生了什么,我还要上足球课,不是道德教育课。而且吵架的都会认为自己有理,马上肯定解决不了问题,最好的方法,就是让当时人一起到场边冷静。或是直接揍上去,保证听话,但我不属于这类教育者。
上周日,我两名孩子到场边站着,想清楚了和助教把我让他们到旁边的理由说出来,就让他们训练。一名孩子发泄了一会,很快回到队伍继续训练,而这位哥哥,依旧在场边歇斯底里哭喊吼叫,认为受委屈。最后是金教练不想多事,放他回来的,如果是我的性格,让他一直站到考虑清楚为止。
今天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,家长又和我申诉,认为他的孩子因为先被对方拉拽,才会打人。我告诉他,足球比赛中,拉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我不可能因为孩子被拉了衣服就吹停比赛判犯规,否则平时拉衣服就吹犯规,到外面去比赛,裁判不吹犯规怎么办?孩子不踢球就和裁判理论衣服犯规不犯规?
他认为我没有去教育拉人的小朋友,这样是不对的。我也很无语,首先,拉人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,只要尺度别太夸张,这种行为是被默认的。其次,我不会去教孩子们拉人,但是我也不会教育他们不许拉人,否则比赛中吃亏的就是他们。
但是,拉人没有吹,没有判罚,就可以用自由泳的方式追打别人了吗?从家长的视频中看,可能用单纯的眼光看,会觉得这个弟弟用自由泳的方式跑步很可爱,很好玩。但就因为兄弟俩这种无法控制双手,排队中甩来甩去的问题,FC江湾U-6年龄段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被打过,严晨朗,肖维衡,刘一盛,陆泽羽,刘景行,徐若闻等等,这类是被打疼闷哭的,遇到不买账的李彦朝,马一鹤,成少廷,刘耘玮,胡思远等,就直接身体对抗了,还不包括公益课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,结果,到了家长的口中,又变成了哥哥是受委屈的。
有段时间,一直不理解,明明公益课质量挺好,为什么家长会退群,开始还以为是我群里发教课总结,育儿贴太多,干扰到别人生活了(由于我笔名是日文名退群的无视)。其实很多家长也都看在眼里,毕竟是孩子,不懂事,没有办法。收费班的,不好意思开口,让教练去教育,去处理。公益课,家长看到这种熊孩子,肯定直接抱着孩子避开了,每次把孩子送过来就被打,谁愿意?有的小小孩子被打疼后,也不愿意再来上课了。
成也自己,败也自己,将不喜欢足球的弟弟变得喜欢上足球课,哥哥成为了强力前锋,结果却因为与家长对足球的见解不同,也可以说是教育理念的不同,最终不欢而散。我也应该反省,失去理智的自己,在孩子们面前大声喧哗,争辩是非对错,果然,我还是不够成熟。
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,不允许瑕疵!但作为足球教练,作为教育工作着,秉承育人的高度,去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完美。我试图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生起点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我的方式。
请原谅我的能力有限,最终还是无法解决孩子“手”的问题,更无法顺着这位家长的心意“照顾”他的孩子。我衷心祝愿,这位家长能够找到比我优秀的导师,能够改变这两名孩子脾气的问题,自律的问题,以及“手”的问题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