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8年4月28日
时间:15:30~17:30
天气:雨转晴
温度:21°/16°
主题:纪律和兴趣的培养
对象:U-6
人数:20人
区域:25×25米
装备:球、标志盘、标志桶、分队背心
场地:人造草
统计了报名人数,20人。相比以往的数据并不算多,从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换到番茄球场后,还是第一次。
开始有些担心个别低龄孩童控制不住,不过从课程的总体判断,以我自己的标准,打90分,10分扣在无法让20个孩子都高度注意力集中。
人数的变化,训练条件的变化,也让我在教课的细节上不断变化,例如:以往排队都是从我面前开始站列成一排,升级为了直接站到线上面就可以。
对比2种排队的方法,发现站在线上面的方法更高效,避免了孩子们争名次的问题,推搡的问题。不过今后没有白线的条件,还是会采用原先的集合技巧。
纪律细节的变化,安排到前面表演的小朋友,除了坐的好,还要满足训练认真,排队快的条件。
原先有些孩子为了表演,坐是坐好了,但训练一直在捣乱,所以根据教课经验,也改进了表演的要求,促使所有孩子,能够完成这3个要求而努力去做。
比赛的细节安排,人数关系分成了4支队伍。以往的公益课,是让大孩子先穿衣服,穿完衣服后直接开始比赛,并让幼童知道,速度快才能先比赛。
今天尝试让幼童先穿衣服,结果还是出现了球衣颜色问题,孩子们都想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,不愿意拿我安排的颜色。
通过我的说明技巧后,再次安排低龄孩童先穿衣服,对于不会穿的,让他们先找爸爸妈妈帮忙,同时让家长们照看小朋友。
5岁6岁做过纪律的小朋友穿玩球衣后,直接比赛,同时让4岁的小朋友先看看大一点的孩子衣服怎么穿,比赛怎么比。
比赛后的排队合影,也动了些脑筋,4支队伍纵向站在面前,如何将失败的队伍坐前面,获胜的队伍站后面的两排效果。好在孩子们执行力比我想象的强很多。
选队长的细节,也从原先进球多,或是获胜的队伍等各种理由,更改为了每支队伍选一名。并降低了选队长的标准,只要站好就能够成为队长。
今后会再继续改进细节问题。
评论